6、志向既定,则鬼服神钦 5 N' i, n% M: o; }1 K
5 l8 o4 E+ }% Z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7 r( R$ R& U0 B. Y Z) M) K2 } W$ b6 `7 ^9 m a5 ^$ a
凌晨,梦见又参加高考语文考试,在一个开放的考场中,拼命的答卷,却有许多题根本答不上,顿时惊醒。也领悟到古人《读书心法》中提到的“苟不发愤读书,须想考场上答题,别人都流畅答题,独你茫然时,岂能不发愤读书”。 , [- `7 U. ^$ i6 b, ^
现在距遴选考试还有6、7、8、9、10日共计5天宝贵时光,每一天都价值万金。坚持好最后5天,改写一生命运。
6 Y9 P4 p% M7 C 今晚到家立即做实战训练,早晚得进行,否则正式考试就是教训。不做真题训练,到考场上难免“一摸黑”,仓促应付,乱中出错。
* y1 Y; n4 O9 s: ?& f9 e 这次参加省委机关遴选只是一场大练兵,全力以赴,但不计较成败,为参加6、7月份中央副处长遴选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谢这些年你所经历的磨难和坎坷,当你有朝一日成功时,你就会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8 C& H. L, |$ G% b2 D 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40岁奋发努力也不晚,就像你现在乘坐的飞机一样,加速奔跑,一飞冲天,一旦你飞过了厚厚的云层,就是一片阳光明媚。
2 p& U$ o$ _) o: z6 T0 _' \" } 人应该追求高品质、优雅的生活,做自己真正爱做的事,这样的人生才有出彩的机会,才值得一活。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我的理想是成为像钱文忠教授那样的文化学者,一边读书,一边教书,一边写书。成为一名文化学者,我的追求、我的梦,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永不放弃儿时的初志,持之以恒的追求。
5 u$ l* `- S% G& d) ?5 ]& H7 P8 y 志向不定,则心神不宁;志向既定,则鬼服神钦。没有什么比坚定的目标更能使你心灵宁静。
2 r2 e! J7 q$ @ 心得体会:
* y3 h3 Y. R& I4 R; e 1、复习应该本着“一本书主义”。复习资料尽量少买、精选、读烂,不看杂七杂八的参考书。自己动手整理笔记,别人的笔记没多大价值,把复习的东西通过记录整理,刻录在自己脑子里岂不更好。 * ~( J, M% k% S W8 A5 ]3 i
2、重视真题训练的重要性。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考试总逃脱不了它内在的命题规律,真题是通向《考试大纲》的门径,是复习备考的第一手资料,读透做熟了真题,正确的解题思路烂熟于心,就等于掌握了制胜的锐利武器,必将敲开应考成功的大门。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学习,可以感性认识遴选考试的题型、命题风格、各题型分值分布、考察的重点及难易程度,掌握解题思路,培养解题技巧,领悟各类考试命题侧重点和命题技术的变化。我的经验是训练时只做真题,坚决不做模拟题。真题演练可以选择最近三年的,时间太远的已经没什么价值了。多做真题,多遭遇几次陷阱,吃一堑长一智,可以积累经验,这样应考时就能从容应对,避免犯不应犯的错误,保证答题效率,提高作答质量。 ' R& F8 p/ |3 O2 u
3、关注社会热点。平时要养成喜欢看新闻节目、报纸摘要的习惯,注重点滴积累,为答题增加丰富的语言素材和知识积淀。新闻栏目主要是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等;报纸书刊主要是《参考消息》、《半月谈》等。如果能够熟读、甚至背诵几篇好的人民日报社论或半月评论,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些积累很可能在考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6 {9 N$ q G0 U 4、合理利用网络。互联网上确实有很多公考、公选、遴选考试方面的信息,如复习资料、应试指导、往年真题、模拟试卷等,这些信息真假难辨,优劣混杂,有些还得付费才能登录。报考者既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寻觅有效信息,辅助备考,又要防止误用无效信息,浪费时间和金钱。我的建议是上网只看学习方法就可以了,不可浪费太多时间,功夫还是在网下,认认真真做笔记、熟悉题型、背诵必考知识。
: w( ^& i1 F! @7 Q) v) a/ R+ t" l: x6 q
7、珍惜每一个15分钟 8 z8 v. @# {! W: V, h0 m
/ @0 J/ V7 T% z" W: a7 ~1 x7 j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1 a y; f' J5 n" P( F$ f1 T
' a+ c# f/ B8 K' j* i; y5 ^ 距遴选考试还有7、8、9、10日共计4天时间,必须冷静应对,决胜千里之外。
- V+ q# R: D- b 今晨,看微信又浪费了半个多小时;微信太害人、太诱惑人,必须马上退出,省得一天天的牵挂。要专心备考,必须战胜自己,7、8、9、10四天戒网,这几天关系你的下半生幸福。 : G4 i" L3 ^, [, r+ _# I* H
要珍惜每一个15分钟,这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重要方法。一个在职人员,就不要期望有大段的时间供你学习了。平时挤出1个小时是比较难的,但在工作间隙、待客之余,挤出15分钟还是可以做到的。一旦挤出15分钟,就要倍加珍惜,这15分钟你不努力,那你不还得等下一个15分钟吗?或者再下一个15分钟吗?早晚你得从一个15分钟开始努力,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每一个15分钟,把背好每一道题当作自己救命的“稻草”。 5 w3 o- S0 I, m( N
上午,参加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部署会,又参加全市信访维稳工作视频会议。
! r$ g! N( g9 F 下午,参加县委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部署会,又参加全县信访维稳工作会议,一天没学习。 . p; \0 }$ a5 M
晚上在家学习,上网东翻西看,浪费了大量时间。一个朋友打来电话闲聊,又浪费了我半个多小时,可惜。学习了一小会,效果不太明显,21:00就休息,太疲倦了。 $ u0 m' I- D. h6 f+ a5 ?0 r1 ?/ J _
这次考试是人生的关键一步,下半生的转折点。虽然800多人报名参加考试,但大家一样就十多天复习时间,所以谁的复习策略对,谁就可以笑到最后。根据多年参加公选经验,此时不宜再扩大复习面,以前有多少知识积累就算多少了,应专注于重点知识的梳理和强化,依靠专题法,各个击破。
5 g M+ J9 K- G( S 心得体会: ) i% h4 J ?/ _5 B
1、青天是可以上的。有的朋友认为公考难,难于上青天。我也认为公务员考试确实很难,但我们不要因此被吓倒,就算只有一个名额,为什么不能是你呢。我的一个朋友,她坚持非地级市发改委公务员不报,500:1,竞争不可谓不惨烈,她最后脱颖而出、折冠而回。 - Z* q6 L4 k/ B/ I, M1 o; _# ?# p& O
1、树立考取状元的雄心壮志。古人云,取其上得乎中。如果我们参加遴选、公选,就要抱定一次成功的信念,而且以总成绩第一名为奋斗目标,背水一战,一般情况下都会成功。考研励志名师阮晔教授有一段激励考研学生的名言“还有一年时间,你就要死了,还能不努力吗?生活就是考研,考研就是生活。给自己一个热血沸腾的机会,证明自己行。考研要么整,要么就不整,整就往死里整,不整就平平淡淡过日子。”
; y- C- _5 L: D: w r2 {0 i) a% m6 c6 ?: P ?
0 P" ~! ?6 {, {, F 8、把工作当学问做
3 ^2 _' i1 M6 V4 }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1 M+ m, r1 ]# A# Q8 c Q5 z* b9 y4 ^3 Y, ]7 N H4 \
距遴选考试还有8、9、10日共3天时间。 / b1 l; o3 @: P! r
凌晨0:40睡醒,爬起来接着读书。 % P) G6 A# m! P' c3 j
想起颜真卿的一首诗,这就是我现在的真实写照啊。 : v( {; z0 G) S3 o8 O% V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F/ s- Y6 w: f9 Y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 V3 J8 [' m. }1 T" Y
自励完毕,继续整理复习资料,又想出一道作文题目“关于深化改革服务全省发展的思考”,这道题很有可能,应该做些准备,有备无患。
9 z4 S" C y% V. y2 @' S/ G 上午,联系乡政府发展项目,审定有关上报县委、政府的文件、报表等。顺便到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办、县政府办请假。 : }( W! ~# ~- k1 l
下午,打印准考证,在家继续整理题型,收拾行李物品,为5月9日飞省城做准备。联系在省城工作的同学接飞机,大家都比较热情,把到省城后的日程全部安排妥当,这也是大学时代积累的友谊啊。人要珍惜自己的每一步发展,学会珍惜和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6 K) {+ C3 s- I- ~
初步计划9日在飞机上坚持学习,强化记忆;10日到省农大校园闭关学习一天,奠定成功的基础;11日参加笔试,一举定乾坤。12日在省城联系申报项目,13日返乡工作。
. [5 H/ s! ^& t: @ 不知不觉,在乡镇已经工作六年了。乡村工作矛盾繁杂、问题繁多、压力繁重,工作怎么才能做好?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多年。一位领导同志说,像做学问一样地做工作,对基层干部很有启发。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下功夫,认真专研本职工作,甘于寂寞,苦中求道,又怎么可能做不好呢。 " T, {1 \/ z% `' {( [: q. i- W% p
如果这次我能有幸考到省委机关工作,我将把“把工作当学问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坐得住“冷板凳”,用心把每一份文件和每一项工作方案、推进措施、应对方法想得更深、更透、更周全,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1 ~: C4 L$ k& ?7 l
呵呵,想的有点太多了。还没考试呢,就开始预想未来了。
0 W$ ^4 y: E. k3 N' x0 T 心得体会: 1 g6 H5 m* z5 y2 K7 s0 z1 U
1、不要搞题海战术。备考的重点应放在掌握应试技巧上,不到万不得已,不宜盲目猜题押宝。现在就10天复习时间,时间短,背太多资料也不可能,知识储备已不是考试重点。要对自己的经验有信心,专注于复习笔记,主攻案例分析和策论文章的答题技巧和思路,短时间内可以大幅提分。 # x) p( r- x* l1 s+ g% u- ~
2、归纳总结一些题型。重视对真题的研究和演练,眼过千变不如手练一遍,尝试多做真题,总结出考试的规律,对今年的考点做出相应的预测。 3 k8 X$ g/ ]+ c. M$ G6 S# Y& P
3、突击书写以凝神。由于阅卷人对考生是陌生的,阅卷人对考生的了解只是通过一张试卷,因此,考生在试卷上要下一番功夫,字要写得认真且清晰,使阅卷人看起来既省力又省心。首先给阅卷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可能产生光环效应,对提高自己的成绩是有利的。所以,考生应每天早晚练习书写至少半个小时,考试时卷面务求整洁,字迹力求工整。我们这次遴选,就有个考生,为了练字,专门从网上下载了标准考试卷,按照那个规范的格式练习书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0 v- d. x* X h. y ~( G1 i
4、未雨绸缪。我这次迎考比较仓促,其实公选、遴选都应该早作准备,机遇迟早会降临。如果你决心参加遴选,就要早做准备,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应该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不间断的进行复习和知识梳理,认真梳理好每一个知识点,积累知识基础,奠定理论功底,然后考试前夕,再冲刺一个月就可以了。当你在春季、夏季播下了种子,秋季自然就是收获的季节了。3 y, z% s" z/ f
1 ~. T/ F7 g; M 9、无处不可学习 " `' P7 r) K6 S! ^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 [$ T* j3 O! v" P" F4 [" ~
; V8 D6 T9 j, B% N% ]# T4 Y+ D3 j 距遴选考试还有9、10日两天时间。
, ^/ g4 z, C& k# ^! p$ @- t, w/ P 现在每一个15分钟都弥足珍贵,要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精选带到省城的书籍,读熟、读透、读烂,方可备考应战。 . A( ~3 W+ q g( b6 \5 f. e+ r
上午基本没怎么学习,11:30打车赴飞机场。只有合理利用好飞机上这3个多小时时间,尽量完成今天的复习任务。做过飞机的朋友都知道,飞机也不是拔地而起的,而是在跑道上先积蓄力量,慢慢加速,然后一飞冲天。公选、遴选也和这飞机起飞一样,厚积而后薄发。
6 L+ k3 L8 j( t% r4 |1 B 曾国藩有个随时学习的好法子,他教导他的弟弟说“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这个好法子,我今天倒要用一用了。一路上,学习很愉快。体验到了“无处不可学习,站着也可写日记”的读书乐趣,对人生前途更加充满了信心。学习已经成为我常态化的生活,每天只是感觉学习时间不够用,一天要是有48个小时就好了。
$ b. x! w; f3 s J$ |( u( |6 b. o 17:45分抵达省城机场,大学同学接飞机,然后共进晚餐,滴酒未沾。
. _$ u+ I$ T! |' F | 住省城党校招待所,环境十分优雅肃静,顾不上休息,连夜进行复习。 ; ?5 p; D( s% E+ j0 l/ P' g
策论文实战一直没进行训练,今晚无论多晚都要进行一次实战训练,发现自己的不足,绝不能把正式考试当成自己的第一次练笔,否则可能代价惨重。案例分析也是一样,就在今晚练习一次,成败在此一举,在此一夜。今晚练完,发现问题和不足,明天好有针对性的训练、补课。 " s+ ~* F1 W' T
心得体会: / p6 Q3 v; S4 @) A, J3 T+ |
1、把握备考节奏。在遴选备考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是制定学习计划的关键点。特别是在职备考的考生会面临许多困难,如复习时间太少、工作太累、信心不足、家务事太多等。这时候,强烈推荐你一定要每天坚持按计划走,切忌产生浮躁的心理。工作繁忙时,就一心一意工作;工作不忙时,就半天工作半天备考。无论你使用哪种方法,关键要适合你自己,这就是计划的法则。
, K7 U9 [) \& w% Z) w: W& n 2、合理分配时间。无论你如何分配时间,有几项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一是熟悉大纲;二是通读教材;三是真题演练;四是练习手写速度;五是掌握最新知识和信息;每项内容各有功用,你可以循序而进,也可以穿插而行。
4 @6 h! T- L. \6 ~: I0 A8 q! Q2 x* W/ t/ a2 g
10、保持必胜的信念
, F& X4 C0 R+ l0 Y0 Z) N0 K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3 _- [6 E1 L+ }9 E8 p0 X
+ E, ^0 `( E# r7 _ 遴选笔试复习最后一天,也是最关键的一天。时间像黄金一样珍贵。当日坚决闭门读书,不上街购物,否则又得浪费半天时间。
' {: j5 M3 C6 _/ v3 a6 Y 上午,到党校附近公园、省农大校园学习,专心背诵笔记。
/ y& e& Z: E2 _, \- f8 p8 O% E 中午,在大排档吃一碗牛肉面果腹。
/ B& H5 W" {; c8 h9 K5 E- a 14:30返回招待所休息一个小时。
4 W" {# U- ~) s @! h' `% X" O7 ~ ?- C 下午,继续在市委党校院里学习,发现一道好作文题“以三严三实作风,推进全省改革发展”,应该认真推敲,把省情、深化改革、省委发展思路、三严三实、群众路线等知识点穿起来,融会贯通。又继续学习到21:00,直到外面看不清书上的字的时候,所有备考资料也基本上全部学习一遍。
$ o, o! U/ P/ o5 a9 \, N" c 晚餐,吃烧麦,补充体力活力,对明天的考试也信心满满。 8 \9 z) F/ k6 d, r
你有十年公选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部分,一般人无人能比;有十年科级领导实务工作经验,远非刚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可比;又有十天全力以赴的冲刺,完善的复习资料,正确的复习策略,少而精、“读书不二”的备考策略,远非初次参考者可比。 9 @( B! F* h* |' p/ t4 s
下一步,继续保持必胜的信念。关键是考场上要冷静,不要急躁,决战决胜,争取笔试进入前三名。 # F4 e+ F; X& ~; ^4 b; F: j
人的生活受到意识力量的左右,如果一个人自信地朝梦想迈进,调整生活,终将达到梦想中的成功。 , T) e4 l* Y9 C% w: }8 B
心得体会: ( @6 s9 E1 v& C. w
1、押好大作文题。整理一些名言警句,为文章添彩;作文时间必须留足75分钟,这一点很关键。9--12点考试,最迟10:45必须开始写作文。还是采取结构作文法,先用15-20分钟拟好提纲,这个最紧要;然后再添文字。这个是我多次考试制胜的法宝,我还把这种模式教给了一些参加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的小同学们,屡试不爽,成功率接近95%以上。
- Q# T) a5 K4 u" w0 ]$ H 导语,安排150字(必须引用材料) ; G- T, ~) r$ ?" l
重要性、原因,安排300字(原因分析三到四点即可) " l. N* O6 K# U/ q9 V o( L
措施,安排450字(对照第二部分,一一对应好)
# r5 b( e7 i S, p8 P 结束语,100字(画龙点睛) 9 F* R# Q. O* b2 [) P2 w
2、策论文要做到:龙头、猪肚、凤尾,让考官眼前一亮。写策论文,要多借鉴网上和《遴选笔试一本通》里面的标准文、一类文,自己再归纳加工一下,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完善的写作思路。
% A! \& t6 T' A5 k4 m' z 3、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模式。确立自己的答题模式,也是“四步法”,但不是网上疯传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怎么看”。于是,就自己总结加工成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总结升华”,这个便于自己记忆和理解,而且是笔试面试“通吃”。 - s0 e) Y4 Y% m0 m6 G' a
4、准备好考试道具。两证(身份证、准考证)、两笔(碳素笔、2B铅笔)、手表、矿泉水、小刀、橡皮、雨具等。 打印准考证5份,多余的可以用做演草纸(考场了唯一允许带的纸就是准考证),这是一个小技巧,我也是网上学来的,呵呵。" |. M1 U( O0 f+ H$ `7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