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x n' O7 H# B
& r3 ~' X) t4 z$ x: m学员朋友们:
3 g% b/ J: L: G# u! Z 晚上好。我是长安老耿。今天晚上,“老耿为你点评”的主题,依然是“怎样写时评”。前两节课,我曾经一谈怎样写时评,再谈怎样写时评,这节课为什么还要三谈怎样写时评呢?为的是,解答同学们在时评写作中遇到的困惑,使同学们对时评写作,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4 [; g5 {. }4 S+ W9 L8 y: V% Q
这节课,分为两个方面。
$ }" c9 S; ]; }, D& n1 a7 q: D 一方面,就讲一讲时评写作的几个问题。一、时评与一般政论文有什么区别?二、时评“命题”也需要广泛占有材料吗?三、时评怎样开头才好呢?
* B$ r; Q) B0 q1 e5 M$ F 另一方面,点评Z156号学员 徐徐道来同学的一篇时评习作《坚决摒弃“过关”思想》。
" T- D; m* P# Y# f3 r' v3 P& V
, U1 b2 j7 L# A. p K% X1 h7 L 先讲一讲时评写作的几个问题。) H) |) V) s( _) Q9 r. n
: i6 J* W" J% I; [
一、时评与一般政论文有什么区别? 政论,指的是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论说文。比如社论、评论、编辑部文章、署名文章、报告等等。从内容来分,政论可以分为思想评论、政治评论、社会评论、时事评论。时评,即时事评论,仅仅是政论中的一个种类。1 _- Q+ m' B7 O
为了更有利于说明时评与一般政论文有什么区别,我们先了解一下,时评与一般政论文的共同之处。! m: C7 X- ^0 D( `
时评,既然是政论的一个种类,它必然具有政论的基本特征,即政治性、理论性、逻辑性、现实性。: B) T' |! t" U. m F
政论的政治性,指的是政论的阶级性和党派性,超阶级超党派的政论是不存在的。政论,历来是政治斗争的一个武器,总是要反映一定阶级和政治集团的思想、意志和主张,为所代表的群众的利益服务的。: G4 W1 u# A$ G, a9 o( K
政论的理论性。政论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理论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归纳提高,丰富或深化一般原理。因此,它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而应该而且必须“就事论理”。
! A7 J) }+ z2 d1 X: |5 _ 政论的逻辑性。政论写作不同于新闻、通讯和文学作品。后者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通过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的叙述,或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政论则是运用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它比一般的论说文,更强调论战的论辩性。4 a- n# j$ a' o# o$ D4 k0 }7 ~ p
政论的现实性。政论主要是就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发表评论,表述见解,反映现实的。它要求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评论。 r4 M. N$ J% ]
时评与一般的政论文相比,都具有政治性、理论性、逻辑性、现实性。那么,时评与一般的政论文区别在哪呢?( @% u. F' o/ t* A( e1 c- ?/ b1 C
我以为,区别在于,时评比一般政论文更强调现实性,更强调时效性。3 t2 e) K2 u# ^( X2 L
时评与“时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时事”而评而论。这个“时事”,必须是眼前新发生的现实,甚至是刚露出苗头的现实,而不是前一阶段的现实。时评的时效性,要求时评必须尽可能迅速、及时的反映这个现实。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报道“时事”的新闻刚刚发表,时评几乎前后脚的发表了、甚至同时发表了。我们可以说,时评的现实性、时效性,几乎可以和“消息”的新闻性相媲美。
! \1 `8 D- m+ a' g" ~! B. l. C% O 正是因为,时评比一般政论更强调现实性、时效性,才使得它在政论文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使得它与众不同,并与其他政论区别开来。
, ?5 F2 b) W* A/ s; O/ t 9 U6 b6 H5 ]" [0 u. J
二、时评“命题”也需要广泛占有材料吗?
3 Q$ @" }& J; O I: z# r9 E 日前,我在点评一篇《也谈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评习作时,出了一个时评题目《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
/ B$ p. v6 D6 ^% `: s5 e 平时我们写文章,需要根据主题来广泛占有和处理材料。我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文章“命题”也需要广泛占有材料吗?/ ]/ F; h7 }! J, q9 L1 ]
经过反复思考,我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7 f7 k' }2 k) H% C 《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表面看起来,这个题目只有九个字,几乎是不假思索,信手写下的。而实际上,它是我在占有了大量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分析之后的结果。 r0 z/ P/ ^- t2 n( p( D
我在8月4日回复归零笔杆同学的信中,就交待了我为什么要出《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个时评题目。) K1 T) G! W2 b& h8 Z7 S+ ^0 e. d
8 s$ ]2 Z4 C/ H( J: p8 P" x 1、触发思考的引子
: v2 [! Z* {5 j 你知道,在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三令五申,凡是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搞形式、走过场的,都要责令其重新召开。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如此严格的要求呢?我觉得有简要回顾一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党的这个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的曲折过程。/ U# k, X( M2 P) T% d
2、历史的回顾(历史材料)+ k- Y) @% U- W" }8 ^6 l% i/ ^
我把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 {; _4 E4 |# E* z( b2 Y# a 延安整风时期。以延安整风为标志,这个时期,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好时期。毛主席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把“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三大作风正式提出来。并把有无三大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区别的重大标志。8 G: P! g# x, V3 i' L% x
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前半段,即解放后到文革前,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比较正常的时期,后半段即文革期间,批评与自我批评受“左”的影响,逐渐变成了无限上纲,甚至无情打击。 S, p$ `, k$ k' F
改革开放以后。片面汲取文革期间的教训,由极“左”演变为极“右”。党的三大作风变了味,变成了“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
, z2 x& I& U1 d! G) j/ X( ~6 B 3、现实材料及思考' h0 ]5 Q8 {. J1 @
我在7月25日点评《也谈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时指出:8 A, x' x W0 J( E! M$ }+ w/ f
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言,我认为,目前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之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刀枪”,早已生锈了、腐朽了。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之后,迫不得已拿起“刀枪”,这把“刀枪”变成了“银样腊枪头”,民主生活会,还不如“军事演习”,倒更像“演戏”,有的地方和单位,先审剧本台词,再“彩排”,结果呢,真批评变成了假批评,又一次的“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
& a+ F: Y- D, `% Q 就时评写作、特别是抨击时弊的批评性时评来讲,也有不够尖锐、泼辣,心存顾虑的问题。
% V8 q6 G/ R: W* n% q9 _2 t# n4 q 正是鉴于上述情况,我才出了《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个题目。意在呼吁时评作者,在批评性时评写作中,拿起 “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刺刀”,真正发挥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我革新,自我净化的作用,为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尽一份力量。: O" n a0 ]; P0 `3 Z( O% h6 t
+ y& r+ o4 y1 [* D1 C( h5 X
经验告诉我,写文章谋篇布局也罢,思考提炼文章标题也罢,都需要大量占有,分析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并没有在标题里显现出来,但是,这些材料和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正是标题产生的基础。尤其是显现中心论点的标题,都应该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如同沙里淘金一般。: a. L$ u+ c% `- R3 L' E& _4 }. F
9 |7 w/ ^- a+ F5 Q! C
三、时评怎样开头才好呢?* h( i7 v+ Y* E- Q5 s' t
经常有同学询问文章怎样开头才好之类的问题。说老实话,文章种类太多,像这样笼统的提出问题,是不太好回答的。开头,属于文章结构问题。因为,文章内容、体裁和风格的不同,各有各的结构方法,实在是各种各样。: L2 x8 ?+ E) ~+ l6 S, C
2 {- C. x2 r0 e; o- I8 w8 k) e$ J/ c 请同学们休息一刻钟,之后我们点评Z156号学员 徐徐道来同学的时评《坚决摒弃“过关”思想》。
' v: F* A: g! S8 S
2 M% H, u' S! q4 h' B2 ]9 O5 k. B 2014.8.12于长安茅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