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普遍学历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完善,有朝气、有锐气、有干劲,善于接受新事物,创新能力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辨别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待加强,有的充满朝气但沉稳不够,有的对国情和基层了解不够。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不少年轻干部是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尤其是缺少艰苦环境和复杂局面的磨炼。玉不琢不成器。一个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需要在具体工作的实践中提升。没有领导岗位这个舞台的实际演练,领导才能就无法提高,也难以真正考察和识别干部,这是领导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而我们的国情决定了,一个干部如果没在基层岗位上摸爬滚打过,就算身处高位也会力不从心。年轻干部要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就要坚持知行合一,自觉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c2 L9 W g4 v. ]! A5 k8 H2 A
一、到基层一线“接地气”
' M7 F* G/ p, m7 g; S; i6 M9 k2 M+ k4 q9 t9 W0 F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古往今来,各种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大都是从社会基层开始,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才成长起来、脱颖而出的。/ e. E& ]2 j; r4 t3 H! f, `
! |% x) M8 x, q* y
基层作为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是各种问题和困难最集中的地方,是年轻干部了解国情、民情的最好阵地,是年轻干部成长和锻炼的最好舞台,也是检验年轻干部能力和水平的最佳平台。作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年轻干部要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朝下走”,主动“接地气”。
; @# t6 g w/ i1 g6 H2 H$ \; K3 i+ K6 s' y+ {
基层工作覆盖面广,头绪很多,纷繁复杂,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如何解决矛盾和困难的考验,真可谓“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什么工作都重要,哪一项都不可忽视。基层工作全面,能在基层胜任领导工作,就能在较大范围内胜任全面的领导工作。年轻干部把基层作为课堂,可以从群众身上学到许多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把基层作为平台,可以将自身所学用于实践,使自己的本领有用武之地;把基层作为起点,承接基层的“地气”,可以为个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0 Q- i0 b# K$ T( U
" _- Q( f: ~1 T- v. p* m8 M
二、到艰苦地区经风雨
% H6 B* G8 g) c m0 b- _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才不是温室里教出来的,而是从艰苦恶劣环境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炼出来的。到艰苦地区工作,有利于磨炼干部的意志和韧性,有利于提高干部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k1 n( _$ _; v- y# q
& b7 z" x8 i% K) v9 ` T; w8 v 基层工作矛盾集中,且无法回避。在基层,问题往往是千头万绪交织在一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基层群众表达诉求的做法也很直接,有时矛盾的表现形式非常尖锐,而基层用于解决问题的资源有限。这就要求干部善于在纷繁芜杂中厘清头绪,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合理配置资源,勇于担当,合理迅速处置。这最能锻炼人,最能提高处理实际问题、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 x, f# S- P. q/ z: f3 Y# A
+ o2 w$ M/ o0 ]1 j& T" A3 z# I, V
年轻干部应当把困难、矛盾、压力视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财富和锻炼自我的机遇,主动到重大任务前台、到风口浪尖摔打磨炼,多到条件艰苦的一线去,多到矛盾集中、环境复杂的地方去,发扬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以知难而进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毅力和敢挑重担的气魄,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处理复杂多变的矛盾问题,遇到困难不退却,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挫折不放弃,尝遍酸甜苦辣的滋味,磨炼自己的顽强意志,在这种宝贵的历练中迅速成熟起来。# C7 F9 Z; r; J
+ R, M5 S) Z# A# @ a7 j 三、到关键岗位挑担子
& c8 C2 ~4 O L7 b
- u5 t- D7 D e4 F “压担子”是锻炼和提高干部能力的一种好形式。“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材”。事实证明,早压担子早成才,晚压担子晚成才,不压担子难成才。 组织上要有意识地将在一般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适时调整到关键岗位,敢于让他们做主要负责人,主抓全面工作,或独当一面,体会责任的分量,熟悉主要负责人的工作程序,积累全面的领导经验。甚至要让他们承担“超能力”的工作,承担少量具有风险性的工作,使他们在接受工作时有一种接受挑战和考验的感觉,能够使出浑身解数去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w# g# u3 F$ q; t2 K6 K% @$ N5 d
8 {( [; R. X0 X 年轻干部自己也要珍惜机会,把组织的信任当作一种崇高的责任,有敢挑重担的信心、想干事的锐气、会干事的底气、干成事的豪气、能共事的和气、不出事的正气。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宁愿累弯了腰,不要被别人笑弯了腰;宁愿现在流热汗,不要将来冒冷汗;宁愿现在多吃苦,不要将来找苦吃。要勇于实践练胆识,敢于创新谋出路,善于借力找帮手,在独当一面的岗位上经受锻炼,用出色的工作成绩还组织一个欣喜、给群众一份满意。# r2 k; O2 y) {! N# W; t
6 x3 [2 q$ y$ C# F' W 四、多岗位交流拓展
3 \6 j$ w: y/ K5 |4 B4 w& [" y0 a6 D' x" G( C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丰富的阅历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多一个岗位就会多一段经历,多一段经历就会多一份才干。多种不同实践环境和角色的锻炼最有利于丰富年轻干部的阅历,促进年轻干部的成长。
9 l: b9 U! g" N/ ?' i- N( Z
. X8 R) O+ z( S3 t: r, A 岗位交流有利于激发和释放年轻干部的潜能和干劲。干部在一个岗位待久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形成思维定式。换个新岗位,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新岗位会给干部新鲜感,新鲜感能激活干部的思维,带来新的活力和干劲。面对新的岗位,有了新的情况、挑战和压力,年轻干部就会有紧迫感,就会逼迫自己学习提高,以适应新的工作任务。
, ~1 I& H7 l% n
/ O, ~1 U" Z9 B, Z 岗位交流应当形式多样、广开渠道。比如,在部门内部实行定期岗位交流,体验不同岗位的业务,加深彼此理解,培养年轻干部的沟通协作能力;跨部门横向交流,到新的工作领域拓展眼界和能力;推行上挂下派,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业务能力;实施异地任职,提升年轻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要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履职能力和领导水平。 (作者系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机关党委副书记吴黎宏)
0 u! K2 {" L- E; J8 W9 N# G& S. X+ @5 f
+ T# I; a! n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