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老秘讲坛:写好文章的“三部曲”

  [复制链接]
农伯话语 发表于 2012-3-27 16: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我讲三个问题:第一,写好文章的两点认识;第二,写文章的三部曲;第三,好文章的三条标准。+ x5 _' y* N  B$ q* Q- F/ `
- u/ U! F* y3 k/ S8 N
一、写好文章的两点认识
' f, S4 V$ E) I0 z; @1 P3 {. C0 j! M7 S
第一,文章是人生过程中对外交流和干成事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古人讲:文以载道,有文能行千里,无文行之不远。载道的载,是运载的载。“嫦娥奔月”发射时体积很大,升空后一节一节地脱落,最后只剩下一颗小小的卫星。分级脱落下来的那些东西,就是运载火箭。没有运载火箭,卫星是上不了天的。你无论是学理工农医,还是学文史,还是学艺术类专业?将来无论从什么职业,行行都会用到文章。写一手好文章,既是一个人成功的运载火箭,也是成功的标志之一。你们大学毕业后面临求职,自己要对自己有个设计、包装,包装就需要写好一篇短文。你是个人才,就得把自己推介出去!也可能不去求职,而是要参加公务员的公开招聘,那就更需要文章。从国家到省一级,无论哪一个部门招聘公务员,都只考两科,一是行政能力测试,二是申论,申论就是要写论文。这还不止,笔试入围以后,以3或5比1进入面试。面试虽然也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的,但绝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我做过主考官,对于提出的问题,绝不能像电视台上抢答题那样简单地回答结果,而是要组织一段完整的文字或是一篇小作文,这是应试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2006年,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面试中有一个题:如果给你300亿人民币,对这笔公款你将怎样安排使用?有一名参加过面试的同学事后问我,我说,面试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他重点是考察你的思路和如何表述。我只是就自己的随想说一下:投向教育。首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企业是今天的生产力,科技是明天的生产力,教育是后天的生产力。可以说,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大的后劲,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投资教育是一本万利的事业,日本战后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投资教育。其次,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靠什么?靠资源,靠资金,靠科技,但是,最终靠人才。有了人才,没有资源可以开发资源;没有资金可以引来资金;没有技术,可以学习技术,人才是生产力要素的载体。所以,有眼光的人办教育。如果给我300亿,我会毫不犹豫地投向教育,具体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资助贫困生上大学,建设一大批贫困地区的学校。如果回答:投向城建,或投向农村,投向教育,那就几乎得不到分。并不是结论答对答错,而是因为没有说出依据,没有理顺思路。
' g2 K5 k2 \0 Q; p2 `
. \! z( i. e2 v. v6 C对于写文章,人们有许多认识误区。其一是认为,写文章是作家的事,新闻记者的事,不当作家、不当记者用不着写文章;其二是认为,文科需要写文章,搞理工农医及艺术、体育类的不用写文章。实际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文章,只是所用文章的体裁不同。大学研究生毕业要写论文,搞医疗的要写医案,搞法律的要写起诉书、审判书,做领导工作的要写讲话稿;所有搞技术工作的,都有写论文的任务;所有工作,都有写总结的必要。可以说,人人天天处处离不开文章。退一步说,与别人合作业务,至少要签合同;在外地上学、工作,要给父母写信;如果句读不分,词不达意,就肯定会耽误事,影响与人的交流。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是一致的,都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我们平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对方来电话,如果来电者用了几分钟还没有讲清问题,就不愿意再听下去了,只能是出于礼节拿着电话不放。这与平时缺乏写作能力的锻炼有关。写作能力是表达、表述能力的基础。2004年12月26日中午,中央电视台三频道“文化生活”栏目播了这么一段:一名文科大学新闻系四年级学生在《重庆晚报》实习,写了一篇报道,共270个字,出现了错字、病句及标点符号错误七处。该报的负责同志感慨地说,新闻系的大学生写稿子没有新闻点,错误百出,这是整个教育的悲哀。
% c; A( m. L" P* [) m; K/ f) j$ |/ y7 Q
第二,写文章要轻松。写文章本来是件轻松的事情,为什么搞得很烦恼呢?其一是把写文章看得太玄奥了,写文章好像写天书,把写文章变成了闭门造车。实际上,写文章就是写所想,写所说,你怎么想,怎么说,写下来就是文章。文章是什么?说穿了,就是话,就是用文字与读者交谈,就象平时说话一样。语文的“语”字,左边是个“言”字,右边是个“吾”字。言就是话,吾就是我,语就是“我说话”,语文就是把我说的话转换成文字。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不仅写文章,无论干什么事,凡是紧张、拘谨,不能放松、放开的,就一定做不好。参加高考,你放松不下来,就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参加体育比赛,如果思想紧张,或者畏惧于对手,或者满脑子得冠军,就一定得不到冠军;水平高的歌手,唱歌时能进入状态,非常自然,而只有低档的歌手才横眉立眼、呲牙咧嘴,看上去特别费劲,连观众也跟着使劲;在战场上,真正有经验的将军,临战时不慌不忙,战斗中该下棋下棋,该指挥指挥,这就叫指挥若定。蒙牛集团老板牛根生有句话:“钱不是装在口袋里,而是装在脑袋里”。他是说,人的知识、智慧、经验就是钱。我也可以说,“兵员不仅在兵营里,也在指挥员的胸中”。好的指挥员“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就是说,他的智慧、谋略、沉着和经验相当于雄兵百万。抛弃这一点,如果将帅临战时六神无主、乱了方寸,士兵就该逃活路了。总之,放松、放开是一切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更应放松、轻松一些。首先,没有灵感时不硬写,强打精神憋出来的文章不会是好文章,但是,有了灵感一定要抓紧把它写出来。我上大学时,想起一个观点,熄灯了,我到路灯旁去写出来。因为灵感往往是瞬间的事情,抓住了,写出来了,黑墨留在白纸上,就把它捉住了。否则,稍纵即逝。硬写出来的东西,不仅写起来别扭,读起来也别扭。当然,有些时候你不想写,但不写不行,譬如考试作文,这种情况在参加工作以后就不多了,只有给领导当秘书,领导派下任务来,才不写不行。多数情况下是自己选题目,自己定时间。其次,怎么顺手怎么写。用崔永远的话说就是“实话实说”;用焦点访谈的话说就是“用事实说话”,娓娓到来;让我说,“怎么想的怎么写”!我们平时说话能说,为什么写文章不能写?问题是,我们许多同志,说话行,一提起写文章就觉得是两重天,哪有那回事?说话就是拿嘴写文章,写文章就是拿手说话!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的真实需要。我们不能不承认,有些中学的作文教学,为应试而倾向于语言主义和为名利而倾向于文挚化,使无数中小学生走上了一条迷惘而痛苦的作文之路。发达国家作文教学普遍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作文内容也日趋生活化、实用化和交际化。应该说,这样的写作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写作本体功能的回归。+ Z) B- I2 X. f+ `

, h9 K7 G) C8 r0 ].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现在人们不大愿意听那些言不由衷的豪言壮语了,也不愿意读那些“花”一样的文章了,倒是愿意接受一些平实而深刻的话和文章。写实、写真、写清,自己写起来轻松,别人读起来也轻松。, f7 e0 }% W) N1 K

0 E. _( F3 h( D" m* m4 b" ?1 c! J/ Y1 N写文章最累的是编事实、造形容词。客观世界、日常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太多了,何必去编,编的也不象;老百姓中生动的语言太丰富了,何必去造,造的也蹩足。如果真人真事用起来不方便,换个时间、地点、人物就行了,不必编情节;如果谁认为老百姓的语言登不了大雅之堂,谁就大错特错了。我所以敢这样说,就是因为一切语言、文字都是从实践、群众中来的。这是语言、文字的源泉。有了翔实的素材及由此建立的观点,就有了血肉之躯。在此基础上,用活跃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加以表述即成文章。至于时髦的华丽的辞藻,那并不是件很重要的事,其作用再大也只是如同换一件新衣服。人长得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姑娘长得好,穿古装衣服是传统的美,穿时髦衣服是现代的美。农村天天下地的姑娘,穿着一身干净、合体的旧衣服,原汁原味,朴素大方,本是很受看的;相反,穿上一身一水未洗的新衣裳,瞄着眉,摸着口红,带着首饰来到城里,那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过于追求修辞造句,辞章太华丽,反而使文章减色。过量的化妆品,过度的化妆,反会令人生厌。乔装打扮和卖弄风骚,无论对于材夜思还是美文,都会大打折扣。
4 G5 X" Q- T; C3 ]0 Q# f; p/ N
6 a+ c+ \% \+ K“文章天成”这句话,不是说由“天”来完成,而是说放松了,就顺其自然了。这时,人就进入了一种境界,一种状态。无论是书法,还是作画,包括搞音乐等,只有进入状态或曰进入境界,才能真正做成事。         
. y2 ^  k0 `( v, D
  Y2 K: f6 Z! S% z+ p要做到轻轻松松,有四个体现:其一,平时随时随地注意积累素材,有多少积累多少,都是信手拈来的事;其二,注意体悟观点,手下备一个小本子,无论是阅读素材还是观察社会,只要有思想火花就记下来;其三,有了灵感,到了不吐不快、如梗在喉时,就写一篇;其四,写下一个毛坯子,放在抽屉里沉淀,不再想它。如急用,过一两天做修改;如不急,过七八天再拿出来修改。这时,思想发展了,草稿的缺点看得很清楚,修改起来也不费劲,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没有任何憋、难、苦、闷、累的感觉。 * G. i1 y% G$ N& Q, e$ J9 f4 u
. O# q, W3 W$ K( M" P4 ]8 [9 h& S) s
古人云:“文以词而已者,陋矣”!俗语说:“遍身箩绮者,不是养蚕人”。唐代大诗人杜牧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采章句为之兵卫。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造辞,辞不能成意”。
. i4 \# I* f% I/ S& T) [: i: l- K/ t8 G: R! ^. b1 J
二、写文章的“三部曲”
8 O. O( c( f, u9 W2 S9 r
! m0 v: ~, F& \; C. j! E# E首先,选好角度,定下题目。高考作文,招聘公务员《申论》,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命题作文,而是给出一个故事或一张图画,或一篇短文,让你读后自己命题作文。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堵题,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可以考察一名考生的分析和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把角度选对、选准,把题目确定好是一个考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这里我引用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大家一块来体会一下怎样选好角度。《齐鲁晚报》2006年2月20日刊登了韩玉瘦的文章,讲了这样一段真实的故事:作为四年级的语文教师,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题为“写爸爸”的作文。晚上,他把收上来的学生作文带回宿舍修改。翻阅了几篇,孩子们大都写得千篇一律,要么“我的爸爸是最伟大的爸爸”,要么“爸爸是最疼爱我的人”,“我的爸爸是最可爱的人”等等。有一篇江晓明的作文,题目是《愚蠢的爸爸》,引起了他的注意:' u6 Y. s- {0 S! `( X5 ^( [* R

" v& t; e& O" h! B6 C- `, @   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他经常几件事情同时做。前几天.他粉刷家里被我弄脏的墙壁时,同时又在煤气灶上烧水。他正在粉刷房子时,听到了厨房水壶蒸汽笛的呜叫声,于是手忙脚乱地向厨房跑去。不小心踢倒了地面上的涂料桶,白色的涂料流得满地都是。事后爸爸轻轻抚着我的头说:“你看爸爸有多么愚蠢。”$ n+ d) a  m: \# J, @8 T) [6 |

$ I% l3 j% G$ C* Z7 l& [1 z    其实,爸爸做的愚蠢事还不止这些。前天早晨,他一早起床做好了早饭。我们吃完早饭后,他慌慌张张给我背上书包,出门骑自行车驮我向学校疾驰而去。我以为爸爸给我报了辅导班呢。结果爸爸骑车走到东外环路口时,突然掉头回家了。回家后他轻轻拍着我的后背,憨憨地笑着说:“瞧你这愚蠢的爸爸,我竟然忘了今天是星期六”……。
. F9 Q9 s( b& i. R3 b- N, Z
+ z, ^/ C% ?: K    韩老师说: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江晓明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 g$ M& o2 a7 U/ J. f$ D6 X

4 ]! I9 h' [% j$ D0 Q    作文继续写道: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不过据奶奶说爸爸迄今为止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情,是在上夜班的路上。在铁路边拾回了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我。为此爸爸今年三十六岁了,还没有结婚。听奶奶说:我三岁时,有一位姑娘同意嫁给爸爸,不过提出的条件是把我送给别人,但是爸爸不同意。从那以后爸爸再也没有提结婚的事。' l1 J6 N0 a/ U6 i& I

* ]0 c2 r- |& J6 C% C    尽管我的爸爸十分愚蠢,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我最爱的人。我长大后,也要像爸爸那样愚蠢。所以我希望愚蠢的爸爸身体健康,耐心地等我长大。我长大以后,一定好好地报答我的爸爸……2 I; T) c" E, ~! x8 t0 @
6 H. [" G' E2 r' b2 [1 d! p" u# \
韩老师写道:看到这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暗暗下定决心,明天晚上,我一定要去走访江晓明这位“愚蠢的爸爸”。1 w! t3 L$ b3 w# q

; \4 g6 O7 |! c1 @' h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第一,角度选得新颖,别人写爸爸伟大,他写爸爸愚蠢,而这个“愚蠢”又恰恰更伟大,更引人入胜。第二,好就好在写实,用事实来说话,最后画龙点晴,我长大后,也要像爸爸那样愚蠢。在当今世界,貌似愚蠢的人远比小聪明的人更加令人相信。第三,好就好在不按作文的俗套子写作文,按照事物发展的思路写。先写他爸多种事一块做,有些愚蠢;再写周六不由分说拖着孩子去上学,然后调头就回,就是愚蠢;最后写为了抱养的孩子不再结婚,很愚蠢。当然这个愚蠢是带引号的。这样的作文不仅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很有说服力,让人信服。. [' M4 [$ V) Y3 V! Y
+ S5 k' g( K% I7 s, u2 Y
如果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的爸爸是伟大的爸爸”,那么,不仅落俗套,也不好写,题目太大,也太正面了。譬如说,让你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光荣正确伟大的党”,你怎么写?没有几十万、百八十万字怎么能写好?这篇文章写的不是一般的爸爸,而是一个愚蠢的爸爸。这个角度,既新颖,又具体,写几段愚蠢的事文章就出来了。
+ M. ~1 x) `5 t# i) O0 U! Z- s! X4 J( {7 ^! L
之所以把选题放在写文章的第一步,而且认为处在关键位置,其一,无论科研选题,还是作文选题,选好题目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科研和写论文流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选题的确定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创新过程。客观世界充满着矛盾,问题满目皆是,随便选一个或多个课题,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选对选准就不容易了。要知道哪些是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哪些是应该解决而且有价值的问题,哪些是需要解决而条件尚不具备的问题。这一步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不难理解,如你选的题目是一个业已解决了的,或不可能解决的,这就是整个过程的失败。别人已经写了,你再去写,就作了无用功,甚至有剽窃之嫌,涉及版权问题。# H* C) j, D$ [" E/ N: [
& N. [5 r- S9 i
其二,加强选题研究可以快出顶尖人才和原创成果。诺贝尔奖主要是看基础科学的原创性成果。严济慈先生认为,卓越的确定课题的能力,是顶尖研究人员才能的重要标志。严老把研究人员分为初、中、高三个级次,认为初级研究人员是在别人给他指点的领域、选定的课题下完成一定的研究工作;中级研究人员应该自己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研究题目,并能独立地解决它;高级研究人员则应能在茫茫未知的科学领域里,给别人指点一个合适的课题。可见,在科研选题中苦下功夫,不断锤炼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流研究人员的基本功夫。
* i. W1 b7 K4 @, h, M  g0 S
! M% l4 E2 V( `& U) s# q从事企业经营的人也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初级者,为别人打工,靠工资收入生活;中级者自己搞一个中小项目,自己经营,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高级者,投资一个大项目,聘用能人当总经理,把自己放在一个超脱的位置上,只当“东家”,不当“管家”。写文章的高手,不仅自己能抓住好题目,而且能给别人出好题目。初出茅庐写文章的人,自己发现不了好题目,只能等待领导或别人交任务、派题目。我把这种情况称为写文章的“打工仔”。写文章的高手,首先必定是选题的高手。写文章选题与搞企业选项目一样。选好了,就赚钱;选不好,就赔本。1 l1 ^9 j# Y; Z4 _& a

/ `- s* j9 y5 `+ y" L8 S/ V其三,选准了合适的课题,标志着一个人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正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你真的提出了一个国家级、世界级的一流问题,你才有国家级、世界级的一流创新水平。! i1 Q- r/ y: M- Z$ ~
( i: F( z2 ^) |& v7 m# y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普通教育中,我们国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同一个学生在中国能出高分,但不出成果;到了美国就成才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如何模仿,美国的教育是让学生如何创新。普通教育中的这一现象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不是要模仿,而是要创新。' N% k6 M, O$ B+ \4 E

& _3 h5 C, d$ y! |; O, H其次,谋划文章的思想观点,我把它叫做招“魂”。 毛主席讲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魂就是“道”,也称中心思想,说白了,就是你想告诉读者什么?换言之,让人读了会受到什么启发。人无魂就成了行尸走肉,字画无魂就只是白纸加墨迹,摄影无魂就是纯粹的照片。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仙”和“龙”就是山和水的“魂”。河南境内的嵩山,既不高也不大,因为是少林武功的发源地而出名;五台山也不高,因为是佛教胜地而出名。还有“万物破碎,惟悟得馨”。魂从“悟”中来。看过溶洞的人都有这个印象,大自然造就了洞内许多奇形怪状的形态。一旦人们留心观察,思考到它象什么,比如说象一尊神像,象唐僧,象毛泽东,它就有了名字,也就有了魂。于是,这个溶洞就有了吸引力。魂就是思想,写文章写出魂来,文章就成功了。人们称写文章没有思想观点为“无病呻吟”。呻吟得声音很大,但没有病,不知道为是么呻吟?还有句俗话,“哭了半天不知谁死了”。哭得很热闹,但是,哭谁呢?不知道!我这里通过一篇短文《留一道缝隙》来说明文章的“魂”之所在。5 c! D4 h8 [+ t5 L4 }
9 s% d2 s0 H  V- g. h3 _% V# _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
/ U0 _, h! Q) W7 C1 c/ g0 J0 p- K/ g/ p+ m2 b+ I; A. @. ]) d" {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的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U0 l  W! p" _

( B0 t9 k  f4 N+ |) Y  R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假若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岂能不紧张、不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了形状?
+ M; g6 J: C, Z3 n8 M+ p% `+ v9 Q' x, c
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我们留一个吻合的人际关系。
% y; g; k( K- x% W4 a' G8 w1 m5 E" P8 |" M1 o" e
这篇短文的魂是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铁轨每段之间都有一段缝隙,如没有缝隙,因为热胀冷缩,夏季就会顶弯了,要出大事故。铺地板如在墙根处不留缝隙,夏天就会鼓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得太紧张、太敏感、太计较,也会出问题。万事都应留有余地。既给自己留有余地,也给别人留有余地,相互之间也就有了余地。留余地不是消极的,在许多情况下,恰好留有余地才能成功。目标太高,计划太满,搞得太紧张,反而会失败。无论什么事,做过了就会物极必反;做满了就会反转。“日中则移,水满则溢”。我们平时说,“说话要有分寸”,很有道理,如果把话说得太满,人们就有理由不相信。人际关系,包括恋人、夫妻,都要保持一点距离。爱虽然是真诚的,但如果你的恋人死死缠住你,天天厮守,总怀疑他与异性接触,处处不放心,这样的爱,就有可能变成毒素。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别忘了,“距离产生美”,夫妻分开一段再相聚,好像又一次结婚。给对方一定的自由空间,是对对方的信任,这也是一种放松。写文章也要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甚至留下悬念。这篇文章只用了300余字,按照可读性与文章价值成正比,与字数成反比的公式,显然是可读的。
8 R* {4 }% v0 B/ K- t- q- S3 U1 N' [; W& V: |- n
记得1993年7月,在沧州地市合并后召开的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我作为新当选的市长到主席台上与代表见面。见面就得讲话。我向代表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并表示感谢后,说了2分钟,200多字的实话:
' N& [1 s) v+ o! I9 _) L) k
1 e, V: s1 {9 ^8 e# u$ l: c我清楚地知道,市长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我也掂得出这权力的分量。但是,我还是趁人民代表都在场的机会,再要一份权利,就是犯错误的权力。要犯错误的权力不是为了犯错误,而是为了开拓进取,为了改革发展。凡是改革,凡是开拓,都意味着对现行政策的突破,突破就是违反政策,就是错误。如果我们总是几十年一贯制地按老一套去办事,也就没有改革、开拓了。譬如,我担任原市市长期间,按照当时现行政策,公房是不能卖给个人的,我硬是把政府管理的公房卖给了干部职工个人,用收回的钱再加集资的钱和部分财政拨款,连续建了几个住宅小区,不仅解决了干部职工的住房紧张问题,也从机制上堵住了领导干部在住房问题上的不正之风。我句不会为了个人的事情犯错误的,请大家监督!0 G. U2 d" P* c0 y; A
+ j2 i3 u' n9 B: {; F# V1 e3 m
这个简短的即席讲话,引起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我个人觉得,人们所以欢迎我这个讲话有三条:第一是有“魂”,这就是为了改革、开拓而要犯错误的权力。既表明了为沧州的发展的一片诚心,又有承担风险的勇气。第二,讲得实在而新颖,不是讲虚话、大话、空话,也不是讲套话、旧话,譬如说,我捶胸顿足、慷慨激昂、信誓旦旦表一番态,人们可能就听不上劲;第三是短,只用了2分钟,人们还没听够,结束了。在这样的场合,如果讲一个小时,哪怕半个小时,再加上没有新意,代表们就烦了,对我这个市长就失去了信心。人们是不愿意听俗话套话的。因为你不说、不写,人家也知道。不断接受新东西是人们的共同心理。民间都有“好话说三遍,鸡狗不待见”的说法。老百姓也不愿意听重复多遍的套话。/ O# X5 `1 |) k
8 z5 t: M4 D, j5 Z& k7 ^
再次,围绕观点,顺着事情发展的思路写。有一个成语,叫顺理成章,就是说话、写文章要顺情、顺势、顺理,顺利才能成文章。事物发展的思路,无非是逻辑思路、时间顺序、空间定位等。我们平时说,某某事情应该如何,这个应该,就是事物正常发展的思路。
8 H# b! u  v' j  ?- t; X/ ~* @) z, E2 l! I5 M+ j- `, \
    刚才的那篇《留一道缝隙》的文章,先明确主题,从木工的疏密有致,说到装修房子,再说到人际关系,就是沿着事物发展的思路展开写的。还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成功是失败之母》,是艾丰写的:
, }, c8 f9 f/ x7 {3 @0 H4 A
4 ]# n) ^3 y- q4 s  s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命题。失败转化为成功是有条件的,此话是为了鼓励人们正确地对待失败。
0 X7 D" l) ]! t8 z8 s/ Y  z2 m+ G9 q  @7 w  M; {5 Y* T# F
我要说地是一个“相反”的命题:“成功是失败之母”。
6 u0 q2 m% N# k' v2 G" O- ^9 V0 S" W. g/ |+ K
初听起来,可能被认为是谬论,起码会有故弄玄虚之感。如果听我细说,你也许会同意我的这种说法。+ c6 U" ?2 {- f( y
4 h0 F# a$ Y; j" o5 r
说“成功是失败之母”,其理由有三:
/ N' K7 U# i, H6 i# D- U1 x6 U. J: A  Z0 N2 H* Y0 Z
第一条,成功之后,客观环境会发生某种变化。“人怕出名猪怕壮”,成功以后会出现成功带来的一些麻烦。人出了名,会遭到妒忌;牌子出了名,会有人来假冒;企业赚了钱,会有人来乱伸手;经理当风光了,会有人想来取代你……如此等等,一些不利的因素,可能增多,而成功者往往并不警惕。  T- Q* @/ y& R. q+ i  U
* J( l& t4 K: q
第二条,成功之后,如果再想取得新的成功,难度会变大。这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他第一次跳过了2米,算是成功,但下次再条2米就不算成功了,至少要跳过2米零1,才算成功。难度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就增大。做事情也是类似,下一次总是要超过上一次,才算成功。但谁又能保证永远能这样“超”下去呢?2 E2 B: i. x% ~! i4 ^+ V9 {) |
  C2 A7 h7 x! D3 z4 T- O
第三条,          成功之后,成功者的思想会发生某些变化。比较常见的是两条:一条是成功者骄傲了,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因而导致了失败;再一条是成功之后,原来“战斗集体”的成员,特别是主要成员,由于居功和争功而发生分裂,因而导致了失败。: k. a$ g) m" F' \0 E

8 X7 {9 q% p9 O/ b& w由上述三条,即成功之后环境的变化,要求的变化,自身的变化,说成功是失败之母,恐怕是站得住脚的。当然,这句话像“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也不是绝对的,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成功者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切,并采取了正确的对策,他也可以从成功走向成功。
; p' ^$ J0 q5 K) C# T1 H# l  j; w7 o% S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对失败者的鼓励,“成功是失败之母”这句话是对成功者的提醒。9 F, s/ r0 m% X; Z# ]

7 j/ |& [5 F/ Q* W! Y6 A我们不难发现,今天许多企业的失败,就是在成功之后的失败,就是因为不懂得“成功是失败之母”的道理。人们常常谈风险,我们特别提出这句话,就是希望更多的成功者,避免这样的结局。
5 v# K' M3 ^+ B7 \' Y( j4 W% H  d/ e! i! n5 ]
你看,他这篇短文是怎样写的呢?就是和你说话!和你聊天,平起平坐地讨论问题,没有居高临下之感,也没有大话、空话之类。三条原因,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不仅简单明了,使人得其要领,而且令人信服。这就是成功的写法,也是按照事理发展的思路来写的。/ B- v4 D! S. ]. d7 M1 I; j5 n
+ J6 m- {8 Q1 o) w
三、好文章的三条标准" H5 E( m* C' K3 M7 e# V+ w: H
- k. l4 h' U: e; l* P# C/ I
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文章好不好的标准。我个人看,应当有三个标准,即可读性、可用性、可存性。
/ h4 f2 i4 O( ]. I: c& a6 d' l4 _- u; F* q
一是可读性。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g- X1 I8 D' G) X0 {; v3 L
5 e9 G- i- s- s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却会逐步繁衍壮大。道理很简单,有天敌就必须时时警惕,并要锻炼出对付天敌的本领,比如那东岸羚羊的繁殖能力和奔跑速度;没有天敌则可以放松自己,久而久之,其生存能力也下降了,直至走向灭绝。5 f; G$ F9 T% g$ T  n

) A# f; m  Y4 ^7 [: }如果把天敌比作对手的话,那麽大自然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周武王姬发以残暴的商纣王为对手,得到广泛拥护,进而取而代之; 越王勾践时时不忘自己的对手吴王夫差,因而“卧薪尝胆”,夺回了江山;刘邦因为有项羽这样强大的对手,而大胆而谨慎,最后夺得了天下。在竞技场上,各类体育运动员正因为有竞争对手,才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在生意场上,商家也因为有竞争对手,才不断改进经营和服务(当然也有不正当竞争)。
- g. O2 _/ j. i6 N9 d$ w4 t( c. _
, y% M5 Y2 ?5 ?( u" ?从上述种种关于“对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必要厌恶你的对手,憎恨你的对手,而应该感谢你的对手。如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也许你会发现,真正让你成熟起来的不是顺境,而是逆境;真正让你热爱生命的不是阳光,而是死神(正因为有死,所以人们才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真正促使你奋发努力的不是优裕的条件,而是遇到的打击和挫折;真正逼迫你坚持到底的不是亲人和朋友,而是你的对手;真正让你成功的,也许就在与对手的竞争之中。( ]- D5 Z, [3 R4 ~5 R  }. Y) C7 ?
; M8 f3 R/ Q+ p$ c9 h& q
实际上,新四军、八路军是让日本侵略军锻炼出来的;解放军是让国民党军队锻炼出来的。没有日军、国军这个对立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就不可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商战当中,这种情况更多了。
7 |! L1 H) m$ K1 L
* C7 f( H0 H* U5 @3 {0 j“真正让你成熟起来的不是顺境,而是逆境;真正促使你奋发努力的不是优裕的条件,而是遇到的打击和挫折”。联系我本身的实际,我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真正让我成熟起来的,是在高中毕业后“文革”的兴起。我因为学生时期入党并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没有造反,于是被夺了权的造反组织定为“学生中党内走资派”,开除了党纪。当时不足20岁的我,经受这样的挫折,使我形成了外柔内刚的性格。外柔内刚就是成熟的标志之一。使我发奋的是:70年代初工农兵招生时,我还是因为“学生中党内走资派”,被定为“没有报名资格”的人。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别人回乡是接受再教育,而我在报名时被宣布是接受“再改造”。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上大学,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不仅有报名上大学的资格,而且能上名牌大学。事实上,我在1977、1978连续两年都考上了大学。前者使我成熟,后者使我发奋。
: p6 F8 e# C2 P3 e# ?4 y
' u) |8 r6 m/ p失败也是一种财富。“没有反面经验是不完整的经验”。困境以两种方式体现对人的成长的独特价值,一种是阻挡你,不做不是你应该做的事;一种是提升你的境界,不做低于现有境界的事情。困境的这两种否决都以让你失败的形式而将你“逼入”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这才能以成功的形式摆脱困境。困境是将你逼向成功的最有效工具,所有成功都是困境逼迫的结果。人如没有困境的挤压,既不会最终找到自我,更无法完成自我。
0 i6 h$ `  c- _' r6 t
% t( Q5 I: |& u2 j; i, C# S% v   人生的失败之所以远远多于成功,那是因为人生只有一面是应有的前进方向,其他各面(前后左右上下)都不是你应努力的方向。在你尚未认清之前,生命的程序总以困境的方式使你领悟。人们展现出来的是成功远远多于失败,那是因为人们总是愿意把失败隐藏起来,以给别人以天才成功的印象,谁都不愿意让人说奔。
7 [7 c9 ^% v) I
8 @9 x( t% n$ L* z# G' ~; B最后,送给同学们三句话:做人、做事、作文。你将来做科研也好,做官也好,做市场也好,这“三做”是基础,是基本。人的一辈子大概就是这些事。古来人们都说:文如其人。实实在在做人,就能实实在在写文,实实在在做事。人实在,事就实在,文也实在。反过来,做事、作文实在,又会促进做人实在。在做事、作文中体悟人生的过程。这三个做字不一样,但都是在做。要做,就要想,就要学。
2 k2 Q, e& d6 H/ H! S! X5 M
  ~4 `5 N8 c5 j讲完后学生提问:
/ b9 L% I5 b& b" n3 V$ e7 g! L5 u9 j! F; U" |4 ^: h& Q7 ?
人生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哪几个问题?
/ K' y8 H; a9 {" [  o+ |2 v/ K6 x5 B" `2 a; M5 s. x. c5 |+ k' ~
我以为要重点把握三个问题:发奋、节制、调整。发奋就是在选定目标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人生几十年,来到世界转一遭,不说留青史,也应该留下点痕迹,也就是“不白活一回”。节制是指人生要有定盘星,不要越红线,不要走极端。要懂得有获取也有放弃,有进也有退,放弃、后退不是消极的,退一步、天地宽,必要的放弃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调整就是不断地回顾自己走的路,以进行校正,古人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有时还应该停下来,静静地想一些事情。“清闲是思维的家”,静观、静思就能想得深些。对这三句话如果作个比喻,好像一部汽车,首先要有发动机,以便提供动力,达到目标,这就是发奋所需的条件;其次要有刹车,该走则走,该停则停,也避让一些事故,这就是节制;再次要有方向盘,以便随时调整方向、按需要转弯,这是调整所需要的。总之,就是干成一些事,不出事,顺利驶向彼岸。文/李瑞昌
 

精彩评论49

正序浏览
路边的小草 发表于 2012-3-28 13: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新手学习了,谢谢老秘网
 
灵溪小鱼 发表于 2012-3-29 08: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回复看看{:soso_e100:}
 
oucnhx 发表于 2012-3-30 14: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下来学习一下啊{:soso_e100:}
 
overyahoo 发表于 2012-4-1 10: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说得很有道理{:soso_e129:}
 
张嘉南 发表于 2012-4-1 14: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往下阅读,楼主的文章就是这么有着三性:可读性、可用性、可存性。
  |. o7 B5 |( L0 Z/ @谢谢,加强学习了!
 
cts 发表于 2012-4-7 14: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老秘期望。
 
携笔从戎 发表于 2012-4-8 2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三不成文!!!!!!!!!!!!!!
 
蓝天白云 发表于 2012-4-8 2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学习写好文章“三部曲”全文。
 
sunny-y 发表于 2012-4-9 07: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大家分享!感谢楼主无私的奉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