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东老秘 于 2012-3-2 12:18 编辑
1 O+ I' e. k% ?" D4 k1 `' K0 ~& I
, S! a7 a$ ?- X8 w 现代机关的领导决策功能和日常工作运行通常是通过公务文书来实现的。大到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决策部署,小到工作措施、活动安排以及机关内部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都是以一系列公务文书的面目出现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一个社会组织里,人只是符号,活动只是载体,公文才是主角。特别是对于一个党政机关来说,研究制定和贯彻执行文件政策可以说是整个组织机构工作的核心。比如,省委、省政府在一个时期的工作大体就可以从公务文书上反映出来:通过考察制定发布了多少个政策性文件,可以大体了解全省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通过考察研究办理了多少个请示、报告,可以大体了解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和经济社会运行态势;通过考察建立完善了多少个规章制度,可以大体了解行政效率和机关效能状况等等。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一个综合机关办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状貌,并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事业的兴旺发达。/ Z* K3 `, {! A8 z. y
4 L) [2 f- d+ P: H! `& q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v6 a& j7 ?4 d0 b7 [
% }( P" r/ Q. |8 E
公务文书是机关意志和领导意图的体现,并且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因此,一个机关办文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取决于文秘人员能否很好地领会机关意志和领导意图,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文秘人员能否很好地把握公文内在的程序和格式。前者侧重于公文的内容,后者侧重于公文的形式和运转。从实际办文工作中我们发现,影响办文质量和效率的既有内容方面的问题,也有形式和运转方面的问题,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U& A9 p, T' B$ X: A8 J: Y
' ~7 x, R1 K. t1. 文山会海。机关部门文件多如牛毛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一个大的机关里,文件过多过滥,更是一个难以根治的顽症痼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v" m- q) ~/ L/ v% I5 W6 c* W
4 L9 z A: F: L# V9 o- p(1)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前面一个文件还没有执行好、落实好,后面又下发同类文件;
) B* K; I' O; ?1 T* a8 D9 R6 \! @6 A4 e: V( Y3 [
(2)事无巨细,动辄发文,以文件代替工作,以会议代替落实;
5 l9 `" {8 D. V" ~8 @' x# [) h' ~3 {
0 s4 X# z: Q& e; I7 P(3)不适当地强调文件规格,把部门职能性工作通过文件放大到全局性工作,或是借助于高规格文件转移、推卸部门职责;
% E5 y; ]: M& E( }7 q
6 o/ U* X S, ?- l4 y- B m! P0 C(4)重文件制发轻文件管理,忽视文件的改、废环节,致使文件失控,或造成新旧文件打架。4 S, S2 A& @2 G
+ ~3 ?4 j( K6 l- K' R文山会海不仅使领导干部和文秘人员备受折磨,大大增加了执政成本,而且还使政务工作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大降低了执政效能。
) j. p' h+ N% ~- _/ V% l5 x" f8 `- ?9 H4 l4 r" A
2. 文件倒流。即在公文处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违反办文程序,颠倒文件处理流程,从而影响文秘工作的正常运转。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Y* O% c2 S% H9 Y8 v: ?* O$ Z# Y
' }. | _* K! {/ g( _7 B2 p7 f
(1)来文单位未经领导授意,绕过受文部门,直送有关领导阅批,从而搅乱办文工作秩序;
8 E; F* Z) s% K) V
) \8 Q/ i0 R$ T2 }" S(2)来文单位违反办文程序,多头送文,致使领导穷于应付、相关办文部门无序办文;; G+ V% R2 Z/ e* E+ `1 ?
. e( g. ]9 i6 R( @; C4 r5 |(3)领导个人忽视正常办文工作程序,授意有关部门直接呈递文件,然后再批转给办文部门办理。5 y3 e. {( x1 a# S+ O
! U+ u3 ~$ Q5 Z" @; l
文件倒流不仅严重搅乱了一个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同时,由于它躲避了办文部门的审核把关,还会使一个组织的制度安排遭到破坏,影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秘书工作部门就像夹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既不便提拟办意见,又不能不管不问,有时还会遇到领导意见与拟办意见撞头的尴尬局面。文秘工作失范,必然导致政务工作失效。 . O* D/ g5 ~6 q* F& a' p. }9 |
* B, ~8 C" n2 Y* H
3. 公文新“八股”。所谓公文“八股”是指一件公文没有深刻领会领导意图、切实根据工作需要写得得体而有力,而是不得要领、生搬硬套写得呆板无力。60多年前,毛泽东曾竭力反对“党八股”问题。毛泽东在他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一文里曾给“党八股”列出过八大罪状。今天,这些问题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对于“老八股”,公文新“八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 N7 H/ W: `! g) T8 f6 ?
$ H1 G9 ? T: ~+ o
(1)政策性文件充当“二传手”,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结合实际不多,通篇没有几句新话实话,不仅政策理论性不强,也缺乏可操作性; |